中国司法鉴定 ›› 2012 ›› Issue (4): 120-123.
赵丽萍1,2,3,洪仕君1,2,3,熊亚明2,3等
ZHAO Li-ping1,2,3, HONG Shi'un1,2,3, XIONG Ya-min2,3, etc.
摘要:
目的 回顾道路交通事故中需要进行涉案者交通方式鉴定的案例,探讨此类案例鉴定的思路和技术方法。方法 收 集28例近年本单位进行的道路交通事故涉案者交通行为方式鉴定案Z ,统计涉案者一般情况、损伤程度与交通行为方式 的关系,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交通事故中车辆碰撞类型、采用的技术方法等,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本组资料共 28起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涉案人员共57人,男性50人,女性7人。交通事故发生时间夜间为19例(67.86 %),白天为9例 (32.14%)%道路类型中,城市市区道路10例(35.7%),城市郊区道路1例(3.6 %),省级道路10例(35.7%),高速公路7例 (25%)%酒后驾车9例(32.1%)%交通事故类型中,电动自行车与机动车事故5例(17.8%),机动车与自行车事故1例(3.6 %),机动车单方事故7例(25.0%);机动车与机动车事故11例(39.3 %),机动车与行人事故4例(14.3%)%涉案人员死亡27 人,损伤29人,无明显伤害1人%损伤存活者中轻微伤10例(34.5 %),轻伤8例(27.6%),重伤11例(37.9 %)%涉案者交通 行为方式鉴定种类中,汽车驾驶人和乘车人认定16例(57.1%),摩托车驾驶人和乘车人认定1例(3.6%),电动自行车驾驶 人和乘车人认定5例(17.8%),自行车推行和骑行状态认定1例(3.6%),摩托车推行和骑行状态认定1例(3.6%),行人横过 公路方向4例(14.3%)%涉案者交通行为方式鉴定采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包括法医学活体损伤检验、法医学尸表检验、涉案肇事车车辆痕迹检验、DNA检验鉴定、现场人体模拟实验等%结论根据人体(活体或尸体)的体表损伤形态特征、痕迹分布,分析其致伤物和致伤方式,结合车辆痕迹检验结果,得出确认符合某种交通行为方式或者不符合某种交通行为方式的判断
, 结合案件的关情况分析重建交通事故过程,是进行涉案者交通行为方式鉴定的基本思路.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