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主办: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
ISSN 1671-2072  CN 31-1863/N
2025年 第5期(总第142期)  上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鉴定制度
虚假鉴定边界与责任配置的审视与探讨
郭 华, 肖承海
2025(5): 1-11.  DOI: 10.3969/j.issn.1671-2072.2025.05.001
摘要 ( )   PDF(1310KB) ( )  
虚假鉴定属于与实际不符的错误鉴定,与偏差鉴定、部分不真实的鉴定以及不同鉴定意见具有性质上的差异。因法律规范强调虚假鉴定的“故意”要件,需要将虚假鉴定与客观上的错误鉴定相区别,应当确立不同的法律责任。对虚假鉴定和错误鉴定应以鉴定意见是否与事实相符作为标准,但在责任承担上不应简单地以结果论。明确法律意义上虚假鉴定的边界并进行正确的责任配置,对于保障公正司法和维护鉴定行业健康发展具有特别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虚假鉴定评定规则的构建
马陈骏, 咸雅旎, 张清华
2025(5): 12-22.  DOI: 10.3969/j.issn.1671-2072.2025.05.002
摘要 ( )   PDF(1537KB) ( )  
虚假鉴定一直是司法鉴定领域重点打击的鉴定乱象,对此相关部门积极通过立法完善虚假鉴定责任追究制度,旨在加强司法鉴定执业监督力度以提升司法鉴定质量与公信力。然毋庸置疑的是,虚假鉴定责任追究必须以虚假鉴定的评定为前提,但目前各地职能部门尚未建立科学客观的虚假鉴定评定规则,以致司法实践中对虚假鉴定的行为定性乃至责任追究步履维艰。根据虚假鉴定评定的主体权威性、环境独立性、内容复杂性、形式局限性、结果明确性和结论准终局性的特点,从虚假鉴定的主体、过程、结果等构成要素角度,构建出“鉴定意见是否错误”“行为是否违反鉴定标准”“鉴定人是否主观故意”等逐级递进式虚假鉴定评定规则,以解决当下虚假鉴定评定机制运行不畅、实效不佳等问题,保障虚假鉴定责任追究制度发挥功能性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鉴定综述
前沿技术与全球挑战——2024年国际法医毒物学家协会(TIAFT)第61届年会会议综述
王 鑫, 严 慧, 施 妍, 向 平
2025(5): 23-32.  DOI: 10.3969/j.issn.1671-2072.2025.05.003
摘要 ( )   PDF(1575KB) ( )  
第61届国际法医毒物学家协会(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Forensic Toxicologists,TIAFT)年会于 2024年9月2日至6日在瑞士圣加仑召开。作为国际法医毒物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本届会议汇聚了全球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专业领域的研究成果、热点问题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交流与研讨。会议内容显示,高分辨质谱技术的应用研究、毒品及新精神活性物质的鉴识和新形势、毛发分析、酒驾和毒(药)驾、新型检材及毒物分析新技术研究等内容是国际前沿或广受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对会议重要成果的系统梳理,旨在为我国法医毒物学领域的科研创新和技术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法庭地质学的应用研究及展望
王 萍, 郭洪玲, 梅宏成, 杨瑞琴, 朱 军, 龚庆杰
2025(5): 33-38.  DOI: 10.3969/j.issn.1671-2072.2025.05.004
摘要 ( )   PDF(1269KB) ( )  
系统回顾了法庭地质学的发展历程、应用场景分类及其实践流程分析,并对全链条规范建设和证据评价体系构建的创新路径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三个关键研究议题:一是制定适应不同应用场景需求的地质样本统一提取原则与规程;二是对地质样本分析方法进行适应性提升和地域指示性新型特征方法的挖掘;三是实现地质样本数据的深层次挖掘与系统化融合。通过对证据收集、分析与评估策略的整合,将显著提高地质样本在案件中的证据价值和采信率,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实战应用领域,推动法庭地质学的学科发展与实践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鉴定科学
亲子鉴定中母亲嵌合体STR分型研究
汪弯弯, 刘慧欣, 马静红, 王泊文, 吴玉剑
2025(5): 39-43.  DOI: 10.3969/j.issn.1671-2072.2025.05.005
摘要 ( )   PDF(2569KB) ( )  
目的 对1例三联体亲子鉴定中生母和女儿血样STR分型不符合遗传规律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 利用GoldeneyeTM 20A试剂盒对被检父、女儿(小女儿)和生母血样进行基因分型检测及亲子鉴定,并进一步采集生母带毛囊的头发和口腔拭子及大女儿血样进行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被检父与两个女儿均符合亲子关系,生母血样基因分型与小女儿基因分型排除亲子关系,与大女儿基因分型有2个基因座不符合遗传规律。生母头发中检出的基因分型与血样不同,且头发基因分型与两个女儿的基因分型均符合亲子关系。生母口腔拭子检出混合基因分型,包含其血样和头发的基因分型。 结论 本案例中母亲为罕见的嵌合体基因型,是两个女儿的生物学母亲。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模拟实验在农业环境损害因果关系鉴定中的应用研究
孙希超, 王 伟
2025(5): 44-51.  DOI: 10.3969/j.issn.1671-2072.2025.05.006
摘要 ( )   PDF(2560KB) ( )  
目的 探讨模拟实验在农业环境损害因果关系鉴定中的应用价值,解决因现场灭失或污染物无法检出导致的因果关系判定难题。方法 采用现场模拟与实验室模拟方法,控制农药浓度等变量,设置对照与重复,重现损害过程,并结合山药、红小豆和鲫鱼案例进行分析。结果 模拟实验有效复现了农作物及水生生物的损害症状,确立了污染物与损害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和因果关系,尤其在现场灭失或污染物无法检出的情况下提供了科学证据。结论 模拟实验是农业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的有效辅助手段,但需注意其模型简化与参数主观性等局限,建议通过标准化流程与多学科验证提升其可靠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交通事故零部件断裂失效分析研究
胡泽林, 韩宜伟, 潘超华
2025(5): 52-58.  DOI: 10.3969/j.issn.1671-2072.2025.05.007
摘要 ( )   PDF(3338KB) ( )  
目的 为查明交通事故中车辆零部件断裂是事故前还是事故中碰撞所致,需要对车辆零部件进行断裂失效分析。方法 根据委托要求、事故的基本情况和相关案卷档案,对事故的可能原因进行初步分析。先确定采用动态、静态或零部件失效检验的鉴定方案,如果发现零部件失效对事故发生具有影响,应进行零部件失效检验鉴定。再根据断口检验结果,结合其他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检验鉴定意见。结果 通过在交通事故鉴定实例中的应用,经过对失效零部件断口表面宏观形貌、微观形貌、金相组织和化学成分的检验分析,验证了交通事故零部件断裂失效分析方法的有效性。结论 该方法可以帮助确定事故原因,对今后类似交通事故零部件断裂失效调查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指纹章、硅胶指纹膜形成有色指印的检验方法研究
邹 龙
2025(5): 59-68.  DOI: 10.3969/j.issn.1671-2072.2025.05.008
摘要 ( )   PDF(3956KB) ( )  
目的 探究由指纹章和硅胶指纹膜形成的有色指印与真实指印的差异点,为准确鉴别高仿有色指印提供思路。方法 采用基于形态学、茚三酮熏显法及压痕显影法的综合检验方法,比较由指纹章和硅胶指纹膜形成的有色指印与真实指印在不同显现方法下的差异点。结果指纹章和硅胶指纹膜形成的有色指印与真实指印在形态学、茚三酮熏显法及压痕显影法三种显现方式下存在明显特征差异点。结论 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形态学检验、压痕显影以及茚三酮熏显显现方法,能够有效鉴别指纹章形成的高仿有色指印,为资源有限的鉴定机构提供了一种实用的技术解决方案。然而,该方法对硅胶指纹膜形成的有色指印鉴别效果有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论:司法鉴定地方治理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司法鉴定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以北京市视角探讨行业发展
刘 鹏, 李 夏, 李文宇
2025(5): 69-76.  DOI: 10.3969/j.issn.1671-2072.2025.05.009
摘要 ( )   PDF(1250KB) ( )  
新时代司法鉴定行业高质量发展是司法鉴定行业的必修课。探讨了司法鉴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包括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科学专业的案件质量、合理有序的机构布局、公益属性的强化凸显、有力有度的监管手段以及智能高效的信息化建设七个方面,并从顶层设计、基层党建、执法监督、准入退出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司法鉴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针对上述情况,从北京市实践经验入手,结合北京市在推动司法鉴定行业高质量发展方面采取的措施与有效经验,提出了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持续加强行业党建;优化行业顶层设计,完善法律制度框架;加强行业支持保障,引领促进行业发展;加强行业监督管理,优化行业执业环境等高质量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聚合力    提质效    促公正——内蒙古自治区司法鉴定行业现状与对策
侯大鹏
2025(5): 77-82.  DOI: 10.3969/j.issn.1671-2072.2025.05.010
摘要 ( )   PDF(1230KB) ( )  
司法鉴定作为现代司法证明活动的关键组成部分,是查明案件事实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不仅在证据形式中居于核心地位,更是直接影响案件审理结果与司法正义的实现。2005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内蒙古自治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要求,积极推进司法鉴定工作专业化、智能化、制度化,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随着社会生活的复杂化及行业衍生问题的多样化,内蒙古自治区司法鉴定在机构设置、机构分布以及人员结构方面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对此,需要在已有机构设置与制度运行基础上,从党建引领、诚信执业、科学发展、行政管理、协会监管和条例制定六个方面重点发力,以期推动内蒙古自治区司法鉴定行业长效稳定、健康有序地良性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司法鉴定立法改革的实践探索——基于2023年《重庆市司法鉴定条例》的分析
陈如超, 程 桢
2025(5): 83-95.  DOI: 10.3969/j.issn.1671-2072.2025.05.011
摘要 ( )   PDF(1318KB) ( )  
尽管经过多年的制度改革,司法行政机关的鉴定管理实践依然普遍存在一些难题,这些难题亟需通过司法鉴定立法进行改革。2023年新修订的《重庆市司法鉴定条例》对此进行了积极回应,主要表现在合理配置司法行政机关的鉴定管理权、建立司法鉴定机构与司法鉴定人准入的专家评审制度、体系化规范司法鉴定活动尤其是增加了中止鉴定程序、进一步强化司法鉴定机构与司法鉴定人特别是机构负责人法律责任。这些修订方案既展示了《重庆市司法鉴定条例》的地方辨识度,又为已被纳入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立法规划第二类项目中的《司法鉴定法》的制定提供了地方经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司法鉴定行业协会“四大类”会员管理实证研究——以S市司法鉴定协会为视角
沈臻懿, 邱科荣
2025(5): 96-104.  DOI: 10.3969/j.issn.1671-2072.2025.05.012
摘要 ( )   PDF(1273KB) ( )  
我国现行立法虽规定了司法鉴定的“两结合”管理制度,但并未强制要求司法鉴定机构加入司法鉴定行业协会。实践中,存在因部分鉴定机构未加入司法鉴定行业协会而脱离行业自律管理的情形,导致“两结合”管理模式中的自律管理对此类司法鉴定机构的长期缺位。通过研究S市非会员“四大类”司法鉴定机构的相关数据和资料,发现非会员单位普遍具有“小、微、弱”的共性,往往意图规避监管或存在会费顾虑等缘由而未加入行业协会。为确保“四大类”司法鉴定机构的全覆盖,以有效践行行业自律,亟需通过专门立法、优化协会职能等方式吸引未入会单位向行业协会积极靠拢,进而实现协会会员服务、监督的全覆盖,进一步健全完善司法鉴定“两结合”的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