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主办: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
ISSN 1671-2072  CN 31-1863/N

过刊目录

    2023年 第2期(总第0期)
    刊出日期:2023-03-15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研讨:司法鉴定诚信等级制度
    鉴定综述
    鉴定科学
    鉴定论坛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题研讨:司法鉴定诚信等级制度
    司法鉴定等级制度的审视与重构
    朱晋峰
    2023(2): 1-11.  DOI: 10.3969/j.issn.1671-2072.2023.02.001
    摘要 ( )   PDF(1516KB) ( )  
    司法鉴定机构诚信等级是司法鉴定等级制度中的重要内容。司法鉴定等级制度的建立健全对提升鉴定意见使用者效率、司法鉴定管理效能,以及司法鉴定技术研发和保障诉讼各方权利、促进司法鉴定行业整体水平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纵观司法鉴定诚信等级评估的立法和实践现状,在等级评估的定位、法律依据、等级管理范围、评估内容和结果运用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势必对司法鉴定等级制度功能的充分发挥产生一定阻碍。要真正完善司法鉴定等级制度,必须要对等级制度功能,以及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原则、评价要素、结果运用和配套体系等重点内容有清晰的认识,以实现司法鉴定对诉讼实体和程序的保障功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民事诉讼法》与司法行政管理衔接视角下司法鉴定人诚信制度体系的完善
    杨小利
    2023(2): 12-20.  DOI: 10.3969/j.issn.1671-2072.2023.02.002
    摘要 ( )   PDF(1443KB) ( )  
    作为诉讼参与人,司法鉴定人在诉讼中专门性事实问题的认定上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司法鉴定人诚信执业无论对案件的公正审理还是对司法鉴定机构的良性发展都至关重要。近年来,通过对《民事诉讼法》进行修订和相关司法解释的出台,《民事诉讼法》层面对司法鉴定人遵守诚信原则的要求走向具体化;司法行政管理部门颁布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对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参与诉讼的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民事诉讼法》和司法行政管理制度衔接下司法鉴定人诚信制度体系的完善,仍需《民事诉讼法》层面的体系化安排,以及司法行政管理制度明确、具体的规定。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司法鉴定机构诚信等级制度研究——基于司法鉴定行业实践分析
    陈君武
    2023(2): 21-27.  DOI: 10.3969/j.issn.1671-2072.2023.02.003
    摘要 ( )   PDF(978KB) ( )  
    2021年12月28日,司法部印发了《司法鉴定机构诚信等级评估办法(试行)》。该文件是我国在司法鉴定机构诚信考评管理方面上所作出的重要举措,司法鉴定机构的诚信考评与管理有了新的重要标准与依据。在《司法鉴定机构诚信等级评估办法(试行)》出台一周年之际,反思全国司法鉴定机构诚信等级评估的现状,分析司法鉴定机构诚信等级评估的制约因素,针对性提出解决司法鉴定机构诚信等级评估困惑的出路,主要在于加大司法鉴定人才队伍培养、强化司法鉴定机构内部管理、综合性审查鉴定意见,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鉴定服务的需求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评价机理:司法鉴定机构诚信档案制度价值及其建构
    潘 溪
    2023(2): 28-34.  DOI: 10.3969/j.issn.1671-2072.2023.02.004
    摘要 ( )   PDF(1037KB) ( )  
    诚信在司法鉴定领域有其内涵和外延,应在考察中西方文化语境下司法鉴定诚信观的基础上,确定诚信对鉴定活动的要求,明确诚信档案作为鉴定诚信的重要记录载体所包含的内容。司法鉴定机构诚信档案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在于,作为科学行为的鉴定活动评价有其特殊性,鉴定活动的司法认知属性的要求,控制司法鉴定机构的合规性风险的要求,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规范司法鉴定秩序的要求。通过构建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诚信档案制度,可以加强司法鉴定行业协会对诚信档案的管理方式,强化诚信档案工作对司法鉴定活动监督的有效性,完善诚信档案的评查流程和考察因素,并注重评查结果的运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鉴定综述
    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在法医病理学鉴定中的研究现状与挑战
    黄 平, 张 吉, 邹冬华, 刘宁国, 李正东, 王金明, 秦志强, 张建华
    2023(2): 35-47.  DOI: 10.3969/j.issn.1671-2072.2023.02.005
    摘要 ( )   PDF(1706KB) ( )  
    法医病理学是我国司法鉴定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传统技术手段仍存在主观性强、精准性低、特异性差等缺点。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学科前沿技术手段开始与人工智能算法相联用,形成了一批可用于涉及损伤、死亡与遗骸识别等的数字化与智能化鉴定手段,为司法实践活动提供了更为科学、客观的鉴定证据。通过总结近年来国内外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在法医病理学实践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法医病理学学科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市生活污水覆盖人口规模的估算方法研究进展
    李泽洪, 侯臣之, 原 帅, 向 平, 苏梦翔, 狄斌
    2023(2): 48-54.  DOI: 10.3969/j.issn.1671-2072.2023.02.006
    摘要 ( )   PDF(768KB) ( )  
    污水流行病学通过检测污水中的药物或其代谢物含量,进而反推人均药物消费量,该方法已成为全球监测非法药物的生产、消费以及公共卫生情况的重要手段。但在该方法中,人口数量的不确定性是影响推测结果的主要不确定因素。人口普查、污水处理厂设计能力和人口生物标志物这三种方法都可以为污水流行病学提供人口数量信息。通过对三种人口估算方法的特点简要描述,主要在人口生物标志物选择标准和分类、典型人口生物标志物的特点以及潜在人口生物标志物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采用人口生物标志物进行人口数量估算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以期在未来实现对非法药物的生产、消费以及公共卫生情况更准确的监测预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鉴定科学
    在线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血液样品中12种卡西酮类毒品
    孙立敏, 王松才, 林贤文, 朱焕慧, 刘 悦, 谭 莉
    2023(2): 55-60.  DOI: 10.3969/j.issn.1671-2072.2023.02.007
    摘要 ( )   PDF(869KB) ( )  
    目的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血液样品中12种卡西酮类毒品的在线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方法 血液样品用乙腈沉淀蛋白,经离心、稀释、过滤后上样,采用PLRP-S在线固相萃取柱(2.1 mm×12.5 mm,15~20 μm)富集纯化,Poroshell 120 EC-C18色谱柱(3.0 mm×150 mm,2.7 μm)进行分离,在线固相萃取柱以乙腈-5%(体积分数)甲醇作为流动相进行流速1.0 mL/min的梯度洗脱,色谱柱以5 mmol/L乙酸铵缓冲液[含0.1 %(体积分数)甲酸]-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流速0.4 mL/min的梯度洗脱。离子源为电喷雾离子源,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测定。结果 12种卡西酮类毒品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方法检出限为0.1~0.5 ng/mL,定量限为0.3~1.5 ng/mL。12种卡西酮类毒品在3个不同质量浓度条件下的回收率为70.9 %~108 %,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1.5%~8.9 %、5.1%~44.5 %(n=6)。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样品需求量少、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可用于血液样品中卡西酮类毒品的测定。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颈部血管破裂伤及其人体损伤程度鉴定256例分析
    李 强, 梁英楠, 单 锋, 李 亮
    2023(2): 61-66.  DOI: 10.3969/j.issn.1671-2072.2023.02.008
    摘要 ( )   PDF(675KB) ( )  
    目的 探讨依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进行颈部血管破裂伤伤情鉴定时的条款适用。方法 收集本鉴定中心于1986—2020年期间受理的256例涉及颈部血管破裂的伤情鉴定案例(219例行法医病理解剖,37例行法医临床检验),解剖案例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验伤案例则严格依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重新确定条款适用。结果 颈部血管破裂致死类型及其破裂部位(单、双侧)、破裂程度(完全或部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静脉破裂与动脉破裂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性别、年龄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综合临床救治、案例实证、应用实践分析,建议颈内动脉、颈内静脉破裂评定为重伤二级,颈外动脉破裂评定为轻伤一级,颈外静脉、椎动脉破裂评定为轻伤二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 个STR基因座在湖南汉族人群中的遗传多态性
    廖 怡, 高伯笛, 赵晓蒙, 钟娟芳, 张前军, 杜 娟, 谭跃球, 卢光琇, 林 戈, 李 汶
    2023(2): 67-75.  DOI: 10.3969/j.issn.1671-2072.2023.02.009
    摘要 ( )   PDF(813KB) ( )  
    目的 对湖南汉族人群20个常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基因座的等位基因分布、群体遗传学参数和邻近群体的遗传分析进行研究,评估其在法医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Power-Plex21®试剂盒对2 997例湖南汉族无关个体进行20个STR基因座复合扩增及等位基因分型,统计等位基因频率及群体遗传学参数,计算湖南汉族与已公开报道的13个群体间的Nei’s遗传距离,进行多维尺度分析并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 20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的杂合度为0.600 9~0.911 6,个人识别能力为0.774 5~0.986  6,三联体非父排除率为0.292 0~0.819 1,二联体非父排除率为0.191 0~0.708 6,多态信息含量为0.534 8~0.909 3,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20个基因座的累积个体识别率为1-1.3509×10-21,三联体非父累积排除率与二联体非父累积排除率分别为0.999 996 523 945 999、0.999 999 996 129 773,基于湖南汉族人群与其他13个群体间遗传距离获得的多维尺度分析及系统发生树结果显示,其与湖北汉族相距较近,而与云南苗族最远。结论 20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在湖南汉族人群中呈高度多态性和良好的鉴别能力,能为该地区法医学个体识别、亲权鉴定和群体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铬黑T显现潜血手印最优条件探讨
    刘威岑, 桑贤超, 刘 丽
    2023(2): 76-81.  DOI: 10.3969/j.issn.1671-2072.2023.02.010
    摘要 ( )   PDF(1174KB) ( )  
    目的 以铬黑T为溶质,不同溶液为溶剂制备新型显现液,确定铬黑T溶液显现潜血手印的最佳配方及使用范围。方法 通过考察甲醇、二氯甲烷、丙酮、乙酸乙酯、无水乙醇、蒸馏水六种溶剂、不同的显现液浓度、潜血手印遗留时间、承痕体种类以及血液浓度等因素对显现效果的影响,建立最佳显现液体系并与传统染色法进行对比。结果 0.020 mol/L的铬黑T-甲醇溶液显现效果最佳,采用浸泡法、滴显法、喷显法均能清晰显现皮革、玻璃片、瓷砖、红色塑料片、农夫山泉红色珠光膜上的潜血手印。与传统染色试剂氨基黑10B对比,铬黑T-甲醇显现液在显现稀释后的血液和陈旧潜血手印时效果更佳。结论 0.020 mol/L的铬黑T-甲醇溶液为最佳显现配方,该方法显现效果好、适用范围较广、配合装置使用易于携带且无需后置处理,可供公安现场办案使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染色法两步检验近现代书刊纸纤维种类与制浆方法
    李志豪, 顿旭继, 光晓俐, 齐凤亮, 廉 哲, 金小娟, 邹积鑫
    2023(2): 82-87.  DOI: 10.3969/j.issn.1671-2072.2023.02.011
    摘要 ( )   PDF(2317KB) ( )  
    目的 实现近现代书刊纸纤维使用种类以及制浆方法的准确识别。方法 通过两种染色剂对书刊纸纤维的染色观察结果进行两步检验分析,并对照原生纤维形态及特征细胞对各书刊纸所用纤维种类进行辨别,以得出各纸样中各类纤维原料组成及制浆方法。结果 相比于单一染色法检验,使用两种染色法两步检验得出的纤维种类及具体制浆方法结果更加全面具体,可以有效识别近现代书刊纸复杂样本。结论 此研究为书刊纸检验鉴定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为建立基于多特征融合的纸张鉴别分析方法奠定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鉴定论坛
    澳大利亚司法鉴定标准化特点与启示
    廖根为
    2023(2): 88-93.  DOI: 10.3969/j.issn.1671-2072.2023.02.012
    摘要 ( )   PDF(980KB) ( )  
    在标准化管理模式上,澳大利亚采取政府授权唯一的非政府机构统一管理模式;在标准化运作上,重视多机构的紧密合作、勇于创新,发布了统筹各学科专业的核心标准;在标准制定程序方面,充分贯彻基于“协商一致”的思想;在标准执行方面,经过州和联邦政府采用而使自愿标准具有强制性。澳大利亚司法鉴定标准化较为成功的运作体系,对我国司法鉴定标准化完善有一定启示:首先,应加强标准化建设以便实现司法鉴定质量目标;其次,应坚持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司法鉴定标准化模式;再次,司法鉴定标准制定应与认证、认可和司法实践紧密结合;最后,司法鉴定标准化过程中要勇于创新,提高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域外鉴定种类:情状鉴定的经验及启示——基于日本的实践考察
    孙 浩
    2023(2): 94-99.  DOI: 10.3969/j.issn.1671-2072.2023.02.013
    摘要 ( )   PDF(891KB) ( )  
    犯罪嫌疑人主观状态的认定一直是刑事司法中的难题。情状鉴定作为一种特殊的鉴定种类,主要关注犯罪嫌疑人的主观状态和环境调查,可以作为一种辅助认定犯罪嫌疑人主观状态的方法使用,在查明犯因、审查起诉、精准量刑、社区矫正等方面作用凸显,而我国对于该鉴定方法关注相对较少。结合日本的实践经验和我国国情,可以合理借鉴情状鉴定相关制度和方法,整合现有检验方法,科学认定主观状态;合理分配司法资源,精准辅助案件量刑;借助科技聚焦精准,量化检验减少误差,逐步实现科学认定犯罪嫌疑人的主观状态,推动我国刑事司法进程的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浅论医疗损害鉴定之医疗注意义务评价
    田胜男, 茹丽娜, 王子宇
    2023(2): 100-104.  DOI: 10.3969/j.issn.1671-2072.2023.02.014
    摘要 ( )   PDF(768KB) ( )  
    医疗注意义务要求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做到高度谨慎和注意,避免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危险或伤害。医疗损害鉴定中,诊疗规范是评价医务人员是否尽到注意义务的客观标准;个体化医疗考虑患者的不同因素,体现相同疾病的不同患者的不同注意义务,是主观标准,且要求更高。个体化医疗中未能考虑不同患者的个体化因素,是医务人员未尽注意义务的主要原因,但过度严苛要求医务人员的注意义务反而会使过度医疗问题更加严重。过度医疗超出患者病情的需要,增加患方负担,造成医疗资源浪费,损害社会医疗公平,恶化医患关系。用适度医疗的标准评价个体化医疗之注意义务,考虑地域、医院、医生、患者等因素,有利于医疗的发展和患者的利益,也应当成为医疗损害鉴定中对医疗过错的评价标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司法鉴定“技术方法”的理解与适用——从一起笔迹鉴定案例切入
    江胜超
    2023(2): 105-110.  DOI: 10.3969/j.issn.1671-2072.2023.02.015
    摘要 ( )   PDF(1001KB) ( )  
    根据司法部《司法鉴定程序通则》规定,司法鉴定活动的适用依据包括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多数专家认可的技术方法。“多数专家认可”不是通俗意义上的半数以上专家认同,而是一项严肃的法律程序。技术方法不等同于一般的技术性知识,而是一种结构化的作业规范。技术知识经过一定的标准化程序,具备特定的形式要件,才能转化为技术方法,从而获得规制效力。技术方法要符合四个形式要件:编制主体具备相应的资格和能力;经过严格的技术论证;在一定范围内公示;文件化。在个案中使用非标准方法,要遵循四项规则:个案可用规则;标准和规范优先适用规则;验证和确认规则;授权使用规则。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