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主办: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
ISSN 1671-2072  CN 31-1863/N

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三年内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多车致人死亡交通事故鉴定中痕迹物证与法医学的综合应用

    姜镇飞, 邹冬华, 赵明辉, 陈建国, 关 闯
    中国司法鉴定    2021, 0 (6): 96-102.   DOI: 10.3969/j.issn.1671-2072.2021.06.014
    摘要222)      PDF(pc) (2808KB)(1390)    收藏

    道路交通事故涉及人、车、路、环境等多种要素的参与,因此交通事故综合鉴定需要运用痕迹物证、法医学、交通工程、车辆工程等多种专业知识,尤其多车肇事致行人死亡案件的鉴定,情况更加复杂,需综合现场勘查、痕迹检验、法医学检验等多种技术手段,必要时还需要结合微量物证及声像资料检验的结果,分析各要素与交通事故的联系。此类鉴定是道路交通事故司法鉴定的难点。通过对多车交通事故人员死亡与交通事故之间因果关系检验鉴定的思路和方法进行梳理与归纳,并以实际事故为例阐明思路的可行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司法鉴定公信力的反思及破解的制度机制选择
    朱晋峰, 吴何坚
    中国司法鉴定    2021, 0 (5): 32-46.   DOI: 10.3969/j.issn.1671-2072.2021.05.004
    摘要287)      PDF(pc) (2312KB)(1297)    收藏
    作为自然科学技术运用到诉讼中解决事实问题的典型代表,司法鉴定对于促进司法现代化、司法公正发挥了关键作用,诉讼各方赋予了鉴定意见极大的信任,但随着问题的不断暴露,司法鉴定也饱受各界诟病。如何重新确立司法鉴定公信力,除了要在观念上重新正确认识司法鉴定的证据效力,避免“唯鉴定是从”的局面以外,还需要从管理模式、管理范围、管理手段等管理角度,鉴定启动、鉴定实施等诉讼角度,鉴定人出庭、专家辅助人、鉴定意见认证等证据角度对司法鉴定公信力的提升进行宏观考察。同时,还应当重新诠释当事人鉴定申请权的行使、鉴定技术标准的运用以及鉴定意见采信的基本模式等在理论和实务界存在的微观误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司法鉴定公信力的内生性基础及其提升路径优选
    郭 华
    中国司法鉴定    2021, 0 (5): 1-8.   DOI: 10.3969/j.issn.1671-2072.2021.05.001
    摘要443)      PDF(pc) (1296KB)(1292)    收藏
    司法鉴定在深化其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进程中出现了公信力不足的困境,增强和提升其公信力成为进一步深化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司法鉴定表面呈现的权威旁落,深层折射出其科学性的信心不足。司法鉴定公信力受制于社会舆论导向、当事人争议以及使用部门评价等诸多方面衍生出的不信任,源于法官过度依赖作为证据的鉴定意见来替代事实裁判引发的负面效应,根植于其可靠性的销蚀和可信性的降低。解决问题,需要从外部减少影响司法鉴定公信力的因子,消除对其认识的偏差和舆论宣传的误导,司法鉴定科学性的内部基础,通过尊重司法鉴定科学性来维护其可信性的向度,获得司法鉴定权威的力量,从而使其公信力得到提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区块链在提升司法鉴定公信力中的应用研究——以海事司法鉴定为样本
    郝志鹏
    中国司法鉴定    2021, 0 (6): 10-18.   DOI: 10.3969/j.issn.1671-2072.2021.06.002
    摘要548)      PDF(pc) (1428KB)(1282)    收藏
    司法鉴定体系长期实践过程中暴露出的体制性、程序性和实操性问题,已成为制约司法鉴定公信力进一步提升的瓶颈和痼疾。海事司法鉴定作为司法鉴定体系的重要分支,在司法鉴定公信力问题剖析方面具有较高的样本参考价值。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不易篡改和公开透明等理念和技术优势,建议在鉴定管理完善、鉴定程序优化、鉴定规范梳理、证据转换存储、鉴定过程公开五个方面,借鉴吸收区块链的创新实践,规避区块链可能存在的制度性风险,以海事司法鉴定为先行试点,探索与司法改革要求和智慧法院建设相匹配的司法鉴定公信力提升路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合规管理与标准化:科学证据时代的司法鉴定公信力建设
    王 旭, 陈 军
    中国司法鉴定    2021, 0 (6): 1-9.   DOI: 10.3969/j.issn.1671-2072.2021.06.001
    摘要506)      PDF(pc) (1391KB)(1194)    收藏
    司法鉴定服务于诉讼活动,涉及双方当事人权益以及社会其他公共利益,其公信力建设至关重要。鉴定作为司法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科学性、法律性以及服务性的社会属性。在科学证据的时代,打官司就是打证据,而打证据又通常是打鉴定,使得司法鉴定的社会影响力逐年攀升。随着鉴定机构数量渐趋饱和,其社会化、市场化以及趋利性带来了恶性竞争,而司法鉴定黄牛、虚假鉴定负面报道不断,且鉴定意见的科学性、可靠性也遭到学界、公众、媒体、实务界的争议,使得鉴定公信力陷入诸多困境。通过系统梳理合规、公信力、科学证据等概念,剖析司法鉴定公信力建设的现实困境,介绍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37301合规管理体系的最新理念,并提出公信力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可进行以下多维度路径探索:用合规管理提升司法鉴定管理的规范性,并将“道伯特(Daubert)原则”作为法庭科学/司法鉴定的框架性标准;用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提升司法鉴定的科学信任度;强化过程管理,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司法鉴定的客户满意度。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司法鉴定管理视野下司法鉴定公信力的提升
    盛舒弘
    中国司法鉴定    2021, 0 (6): 28-36.   DOI: 10.3969/j.issn.1671-2072.2021.06.004
    摘要584)      PDF(pc) (1218KB)(1177)    收藏
    鉴定意见通过为法官提供专业的参考依据,进而影响法官对案件的判断并决定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分配情况。司法鉴定行业的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家司法的整体水平。司法鉴定的负面新闻频发,极大地破坏了司法鉴定公信力,而司法鉴定公信力受损必然会给国家司法公信力带来冲击。立法健全司法鉴定管理制度,清除司法鉴定行业当前存在的顽瘴痼疾,清正司法鉴定行业的风气,促进司法鉴定与司法的良性互动以及重塑司法鉴定公信力是司法鉴定行业良性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对群众关切的合理回应。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22例外伤后牙缺失的伤病关系分析

     

    彭 钊, 占梦军, 范 飞, 等
    中国司法鉴定    2021, 0 (4): 48-54.   DOI: 10.3969/j.issn.1671-2072.2021.04.006
    摘要225)      PDF(pc) (4011KB)(1176)    收藏

    目的 探讨外伤后牙缺失的损伤特点,提出伤病关系分析的原则与思路,为法医临床鉴定提供参考。方法 20162月—20201月由四川华西法医学鉴定中心受理并出具明确鉴定意见的22例外伤后牙缺失案件,按照基本情况、伤后首诊时间、口腔其他附加损伤、既往牙病史、牙科影像检查情况、委托鉴定事项、鉴定意见等信息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在全部案例中,外伤后牙缺失最容易发生的部位是上颌,最容易缺失的牙齿类型是切牙。在伤后早期就诊的案件中,除了牙齿缺失外,均有不同程度的口腔颌面部损伤。口腔影像学检查在口腔病变程度判断中有较高价值,有近一半案例涉及到伤病关系分析。结论 依据明确的外伤史、伤后治疗记录,特别是结合口腔影像学检查,能够较好地把握此类案件伤病关系分析的要点。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虚假鉴定责任追究的实践障碍与政策建议—— 以新《民事证据规定》第三十三条虚假鉴定责任为视角
    王桂玥, 张海东,
    中国司法鉴定    2022, 0 (2): 1-7.   DOI: 10.3969/j.issn.1671-2072.2022.02.001
    摘要1379)      PDF(pc) (1011KB)(1124)    收藏

    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修正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三条增加了虚假鉴定责任追究制度规定,旨在威慑司法鉴定社会化改革中虚假鉴定频发的现象,以期提高司法鉴定为法庭服务的质量。对鉴定人加强诉讼约束是各国司法实践的必然选择,但立足于我国当前立法,追究虚假鉴定责任面临着一系列实践障碍,例如虚假鉴定的含义不清,法官没有能力评定虚假鉴定,鉴定人因追责潜在风险过大而隐性拒绝鉴定等。我国立法上应进一步明确界定虚假鉴定的含义,吸纳专业人士参与法官评定虚假鉴定的程序,以及严格限制鉴定人被追责的范围和风险。改革鉴定机构设置由社会化私立转化为公益性公立,方能最终破解虚假鉴定之顽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电子数据司法鉴定能力验证的设计与分析——以2021年电子数据功能性鉴定为例

    郭 弘, 杨 恺, 耿浦洋, 李 岩, 卢启萌, 凌 嵘, 贾汝静
    中国司法鉴定    2022, 0 (1): 38-44.   DOI: 10.3969/j.issn.1671-2072.2022.01.005
    摘要276)      PDF(pc) (1914KB)(1100)    收藏

    电子数据鉴定作为司法程序中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鉴定流程的规范性和鉴定意见的正确性,以及维护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电子数据司法鉴定实验室,能力验证是一种有效的质量控制与改进手段。电子数据功能性鉴定作为电子数据鉴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利用能力验证进行质量控制。通过梳理2021年电子数据功能性鉴定能力验证(2021SF-CNAS 034)结果,阐述电子数据功能性鉴定过程中应注意的相关事项,分析国内该领域行业及地域的发展现状、参加机构的鉴定结果准确性以及鉴定方法和鉴定工具的使用情况,进一步探讨目前该领域能力验证存在的问题,总结出可采取的相应措施,并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司法鉴定公信力视角下的当事人自行委托鉴定的证据效力
    史长青
    中国司法鉴定    2021, 0 (5): 20-31.   DOI: 10.3969/j.issn.1671-2072.2021.05.003
    摘要224)      PDF(pc) (1818KB)(1097)    收藏
    当事人自行委托鉴定的证据效力判断,是与司法鉴定公信力息息相关的现实问题。当事人自行委托鉴定作为当事人获取证据的重要手段,其证据资格已经获得法律承认,但证明力的审查判断却长期处于模糊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性质定位不明确,长期存在鉴定意见、证人证言、书证和当事人陈述等学说之争。鉴于我国主要采纳严格证明制度,若某证据材料被排除在法定证据种类之外,将无法为其明确证据审查判断规则。因此,有必要将当事人自行委托鉴定归入与其最相类似的法定证据种类,即书证之中。但区别于普通书证,私鉴定意见证据效力的审查重点是其实质证明力,并且审查判断应区分四个阶段:举证、实质证明力的初步认定、质证以及实质证明力的最终认定。此外,当事人自行委托鉴定与其他证据相比,通常法院委托鉴定、行政委托鉴定的证明力较大,当事人单方委托鉴定较共同委托鉴定的证明力要小,但仍应在具体案件中具体分析。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合成大麻素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刘梦曦, 向 平, 于治国, 等
    中国司法鉴定    2021, 0 (4): 30-40.   DOI: 10.3969/j.issn.1671-2072.2021.04.004
    摘要236)      PDF(pc) (974KB)(1085)    收藏

     合成大麻素类(SCs)新精神活性物质是指人工合成的内源性大麻素CB1CB2受体激动剂。该类物质多以香料、花瓣、烟草和电子烟油等形态出现,吸食合成大麻素对人体具有较强的致幻、镇定和抑制作用,从而产生强烈的快感,但伴随着精神错乱、头昏眼花、嗜睡、躁动、烦躁、恶心以及呕吐等副作用,其对公众的健康和安全构成重大威胁。通过对合成大麻素的结构类型、样品前处理方法、分析方法以及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司法鉴定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脱皮指印特征变化的分析研究

    赵雨涵, 钱煌贵, 施少培, 孙年峰
    中国司法鉴定    2021, 0 (6): 68-71.   DOI: 10.3969/j.issn.1671-2072.2021.06.009
    摘要233)      PDF(pc) (9344KB)(1075)    收藏

    目的 司法鉴定实务中指印的同一认定仍主要依靠达到一定数量符合指纹细节特征进行鉴别,然而指印的印面特征和阶段性特征的特定性并不要求其在同一认定过程中需要满足一定的数量,这为指印的同一认定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分析指纹脱皮与脱皮指印特征的变化过程,以达到将其初步应用于鉴定实践的目的。方法 通过对实验对象同一手指同期不同脱皮特征进行显微观察,并用司法鉴定辅助应用系统对脱皮特征进行测量,研究指纹脱皮反映在捺印指印特征中的阶段性变化过程。结果 指纹脱皮发生后,其动态修复的每一阶段都可以在对应的指印中反映出来,脱皮指印特征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特定性。结论 在司法鉴定实践中,脱皮指印特征不仅对指印同一认定具有重要意义,且可以通过指印中脱皮痕迹的变化趋势推测捺印的相对时间,为文件制作相对时间提供参考价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民事证据制度改革视角下司法鉴定制度的完善——兼论司法鉴定公信力的提高
    杨小利
    中国司法鉴定    2021, 0 (5): 9-19.   DOI: 10.3969/j.issn.1671-2072.2021.05.002
    摘要196)      PDF(pc) (1583KB)(1068)    收藏
    民事司法鉴定制度涉及民事证据制度和司法鉴定管理制度,其完善需要两种制度的“双向奔赴”。从产生之日起,两种制度对司法鉴定的含义有着不同的界定,从分歧走向统一的过程也是对鉴定制度的定位逐渐清晰的过程。沿着历史发展的脉络,对包括民事鉴定制度在内的民事证据制度改革进行梳理,以举证责任制度改革为中心的证据制度改革带来了鉴定制度各方面的完善。对于尚待解决的问题,则需从对鉴定制度的科学认知、司法鉴定人定位的明晰、鉴定释明权的内容以及鉴定与举证责任关系的明确得以实现。当然,制定一部《民事证据法》也是新时代的呼唤。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司法鉴定公信力提升的对策研究
    阿其拉
    中国司法鉴定    2021, 0 (6): 37-42.   DOI: 10.3969/j.issn.1671-2072.2021.06.005
    摘要523)      PDF(pc) (902KB)(1053)    收藏
    司法鉴定有助于提高法官的认知判断,解决诉讼中所涉及到的复杂问题、专业问题,再现案件事实面貌,为司法机关作出准确裁决提供充分依据。司法鉴定是保证司法公正的重要手段,而确保司法鉴定的公信力,有利于当事人的服判息诉。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公众的法治意识越来越高,司法鉴定意见在诉讼中的作用也更加突出,社会公众对司法鉴定的公平、公正性要求进一步提高。但基于司法鉴定的影响因素众多,使得我国司法鉴定公信力面临严峻挑战。通过对司法鉴定公信力的概念及特征进行解析,并对我国司法鉴定公信力的缺失表现进行阐述,针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剖析,结合实际提出了提升司法鉴定公信力的相关措施,希望有助于提高认识,推动我国司法鉴定体系的不断完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RNA在法医遗传学中的研究进展

    张佳怡, 徐倩南, 陈丽琴, 赵珍敏, 刘希玲
    中国司法鉴定    2021, 0 (3): 36-44.   DOI: 10.3969/j.issn.1671-2072.2021.03.004
    摘要161)      PDF(pc) (922KB)(1049)    收藏

    DNA遗传标记在法医遗传学的应用及研究中一直占主导地位,随着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发展,DNA甲基化和RNA等越来越多类型的遗传标记被应用于法医遗传学研究中。RNA作为个体遗传信息表达必不可少的重要桥梁,由于其本身具有组织特异性和时序性等多种特性,使其拥有独特的应用价值。近年来,众多学者尝试将其应用于法医学研究的诸多领域中,如死亡时间、死亡原因、创口形成时间、斑痕形成时间的推测以及体液来源和年龄推断等。为了更加详尽的探讨RNA在法医遗传学中的应用价值,通过对RNA在法医遗传学中的近期研究和应用进行了综述,以其在研究法医学领域中提供参考价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我国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发展历程与问题研究

    张 强, 蔡俊雄, 刘 哲, 等
    中国司法鉴定    2021, 0 (4): 1-9.   DOI: 10.3969/j.issn.1671-2072.2021.04.001
    摘要356)      PDF(pc) (1103KB)(1037)    收藏

     生态环境损害的评估结论或鉴定意见是环境行政处罚决定的重要依据,也是开展环境污染刑事犯罪审判、民事侵权责任诉讼、损害赔偿磋商与诉讼的重要依据。通过阐述我国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与司法鉴定的不同起源、发展历程与交叉以及现状情况,重点关注司法鉴定与评估机构的建设情况,鉴定评估技术规范与标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以及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两项重大制度的推动与促进,剖析并提出了我国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发展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从头孢类抗生素过敏案件探究诊疗注意义务内容
    霍 婷, 王 岳
    中国司法鉴定    2022, 0 (2): 88-93.   DOI: 10.3969/j.issn.1671-2072.2022.02.014
    摘要135)      PDF(pc) (1016KB)(1036)    收藏

    以厘清头孢类抗生素过敏案件争议焦点、明确此类案件中医务人员的诊疗注意义务内容为研究目的,对国内因头孢类抗生素过敏而引发的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例进行量化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法院的裁判结果对于头孢类抗生素是否应当进行皮试不仅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反而在实践中形成了势均力敌的两大阵营。在头孢类抗生素皮试的有效性未得证实的前提下,支持皮试方的法院仅以违背惯例或者简单地以直接采纳鉴定意见为由认定被告存在过错,此观点显然不能站住脚。在头孢类抗生素过敏案件中,事前详细询问病史、事后仔细观察、及时抢救等预防与抢救措施应当取代皮试成为医疗机构重点关注的注意义务内容。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椎体压缩性骨折前后缘高度比与骨密度关联性研究

    马文静, 张 鑫, 王晶晶, 刘 华, 刘 凡
    中国司法鉴定    0, (): 51-55.   DOI: 10.3969/j.issn.1671-2072.2022.02.008
    摘要141)      PDF(pc) (680KB)(1033)    收藏

    目的 研究摔跌坐地后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后,椎体前后缘高度比与骨密度之间的关联性,为该类椎体骨折伤病关系的法医临床鉴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对象共365人,分为外伤组、外伤伴有骨质疏松症组、病理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组和空白对照组。应用定量CTQCT)测量每位受试者的骨密度,应用MRI测量压缩椎体前后缘高度,计算前后缘高度比。采用SAS 9.3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运用t检验、x2检验、Fisher精确检验、单因素方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度比与骨密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436,但r2< 0.5,缺乏统计学意义。结论 摔倒坐地后胸腰椎骨折椎体高度变化与骨密度之间存在关联性的依据不充分,因此在应用《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相关条款对该类案件进行鉴定时,宜慎重处理考虑伤病关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眼外伤后视觉功能障碍法医学鉴定研究进展

    俞晓英, 陈捷敏, 周智露, 等
    中国司法鉴定    2021, 0 (4): 41-47.   DOI: 10.3969/j.issn.1671-2072.2021.04.005
    摘要223)      PDF(pc) (1017KB)(1026)    收藏

     眼外伤是视力损害的重要原因。美国眼外伤协会根据眼外伤后初次视力水平制定的眼外伤评分标准(OTS)有助于估计愈后视力,国内学者据此研究建立了根据伤后初次视力推算愈后视力的回归方程。有关自身眼病因素与视力关系的研究成果,如近视者眼球结构变化与视力之间存在相关性,年龄相关性病变同样也会对视力造成相当的影响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眼外伤愈后视力的评估、特别是伤病关系鉴定中具有意义。除上述以外,眼外伤后具体的医疗过程及其介入的其他影响因素等,也都会对愈后视力造成一定影响。在视觉功能的法医学检验和鉴定中,有必要全面掌握相关资料,客观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并结合视觉电生理的检验技术作出全面分析、综合评定。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环境诉讼中鉴定意见与专家意见证明力研究
    王灿发, 张天泽
    中国司法鉴定    2021, 0 (5): 47-54.   DOI: 10.3969/j.issn.1671-2072.2021.05.005
    摘要185)      PDF(pc) (1349KB)(1018)    收藏
    环境诉讼中专业意见(鉴定意见及专家咨询)对于查明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当前我国在专业意见证明力方面缺少具体的法律明确规定,“关系鉴定”“庭外专家”等现象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专业意见证明力的错位与混乱。为补强专业意见在环境诉讼中的证明力,需从专家选任、证据呈示、专业为本、优化参与等方面着力为之,并推动立法的变革与进展。即对于司法鉴定,应设立专门的环境司法鉴定机构平台;在法官的指导下保障环境诉讼当事人申请鉴定的权利;当庭说明鉴定意见的论证过程以及影响因素;统一规范环境司法鉴定评估机构资质;修法中确认并固定当事人自行委托鉴定的权利。对于专家咨询意见,应扩大“专家”的范围;专家意见需客观呈示;专家意见应以“专业性”为要求;探索建立环境诉讼专家陪审员制度。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