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主办: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
ISSN 1671-2072  CN 31-1863/N

过刊目录

    2013年 第5期(总第0期)
    刊出日期:2013-09-15
    上一期    下一期

    鉴定制度
    鉴定科学
    鉴定实践
    建设工程
    鉴定论坛
    案例与诉讼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鉴定制度
    我国专家辅助人制度创新的实用主义及立法的模糊立场
    郭华
    2013(5): 1-9. 
    摘要 ( )  
    专家辅助人作为源于司法实践的创新制度,历经了最高人民法院规范性文件的认可以及法律上的确认,逐渐成长为一项正式的诉讼制度。然因司法机关相关答复、解释的误释与误导,不仅理论上难以自洽,而且司法实践中也各行其是,以至于影响了该制度的规范性运行。2012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对此的规定又因其模糊的立场再度导致司法实践对其与专家证人关系纠缠不清,应当从理论上澄清立法的模糊立场、摆脱司法实践的非制度化扩张,避免对专家证人的盲目效仿,同时还应厘清专家辅助人的中国模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家辅助人制度的问题与改革——基于我国侦查实践的研究
    涂舜
    2013(5): 10-14. 
    摘要 ( )  
    新《刑事诉讼法》设立的专家辅助人制度,将其适用范围限定在了庭审阶段。但根据我国目前的司法实践来看,刑事诉讼中的鉴定争议大都集中于初查或侦查阶段,因此部分侦查机关已将该制度应用于侦查阶段的鉴定程序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由此看来,仅仅在庭审阶段建立专家辅助人,必然存在较多局限,而侦查阶段的鉴定程序建立专家辅助人制度势必具有必要性与可行性。因此,立法应根据诉讼实践,对目前的专家辅助人制度进行完善,以建立合理可行的侦查阶段专家辅助人制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司法鉴定人出庭质证若干问题研究
    沈臻懿, 包建明
    2013(5): 15-19. 
    摘要 ( )  
    诉讼实践中,司法鉴定人出庭率低已成为我国审判方式改革过程中的一大顽疾。这一问题的现实存在,不仅令鉴定意见质证流于形式,更使得直接言词原则无法在庭审中发挥其应用功效。诚然,我国已通过刑诉法、民诉法的修改,对司法鉴定人出庭作出了明确规定,但现行法律中对于司法鉴定人出庭权利与义务的规定严重失衡,出庭质证保护等规定亦极为笼统,缺乏可操作性。为此,有必要进一步从制度上保障司法鉴定人出庭质证的差旅费用和经济补偿,并加强对其出庭质证安全的保护措施。通过制度性构建与优化,探索司法鉴定人出庭质证的应然路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鉴定科学
    GC-MS检测新型策划毒品K3
    李茂盛 郑水庆 陈永生 刘琦 张润生
    2013(5): 20-22. 
    摘要 ( )  
    目的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结合特殊质谱库信息检索鉴定新型策划毒品的方法。方法 未知样品用甲醇超声溶解,吸取上清液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检测。结果 测得A组分(tR=19.47min)的质谱特征碎片峰(m/z)信息为215.1(基峰)、144.9、294.1、337.1和365.1,B组分(tR=23.29min)的质谱特征碎片峰(m/z)信息为359.1(基峰)、127.1、144.0、155.0、232.1、284.1和342.0。经美国缉毒署毒品分析谱库检索获得的信息资料,鉴定为新型策划毒品“K3”,其主要组分为“AKB48”和“AM2201”,此类化合物具有大麻类似精神活性,归属合成大麻素。结论 本方法可用于新型策划毒品组分的鉴定。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朱墨时序显微检验的技术要点及应用
    陈晓红, 施少培, 徐 彻, 卞新伟, 钱煌贵, 孙维龙, 杨 旭
    2013(5): 23-27. 
    摘要 ( )  
    朱墨时序鉴定常见的检验方法包括显微检验法、减层法及光谱法等,其中最基础也是最被普遍使用的方法是显微检验法。通过对显微镜检验在朱墨时序鉴定中的技术要点进行讨论,阐述如何通过选择不同的显微镜,调整放大倍率、照明方式、观察方式及运用共聚焦等技术手段达到最佳观察效果和检验图片。总结了朱墨时序显微镜检验所依据的表观特征及其观察和分析要点,希望对朱墨时序鉴定实践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印油印迹中色料成分的UHPLC方法研究
    邹积鑫, 王妍棪, 石高军
    2013(5): 28-31. 
    摘要 ( )  
     目的对红色印油印迹色料成分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印油印迹的种类区分方法,为侦查破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以保留时间为主进行定性,对35种不同品牌的印油产品中色料成分进行区分。结果将印油印迹分为普通印油(印泥、原子印油等)、水性印油及光敏印油三类,建立了统一的UHPLC分析方法,其种类区分率达85%以上。结论通过印油印迹成分研究,最终区分印油印迹种类,可满足实际案件中对不同类型印油的鉴别区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鉴定实践
    涉嫌酒后驾驶所致道路交通事故人体损伤与驾驶员血中乙醇浓度关系研究
    李乐
    2013(5): 32-36. 
    摘要 ( )  
    [摘要]目的:探讨涉嫌酒后驾驶所致道路交通事故中人体损伤情况与驾驶员血中乙醇含量关系,为预防、控制道路交通事故及人体损伤提供依据。方法:对467例涉嫌酒后驾驶机动车的道路交通事故损伤人员相关鉴定资料与肇事驾驶员血液中乙醇含量进行系统分析性研究。结果:涉嫌酒后驾驶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损伤人员中,以20-39岁男性居多;事故中驾驶员损伤机率最高;酒后交通事故以长头小车及摩托车最多,而驾驶员血中乙醇含量(BAC)为0.1-20mg/100mL浓度的摩托车驾乘人员伤亡构成比最高;酒后驾驶机动车肇事导致的人体致命性损伤及人员死亡的饮酒组危险程度均高于未饮酒组,在驾驶员BAC为0.1-20mg/100mL浓度组与20.1-80mg/100mL浓度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酒后驾驶肇事导致的人员伤亡比未饮酒驾车交通事故严重;未达酒后驾车组(BAC为0.1-20mg/100mL浓度)和酒后驾车组(BAC为20.1-80mg/100mL浓度)交通事故导致的人员伤亡无明显差异。研究结果提示,应降低饮酒后驾车血中乙醇浓度(BAC)法定标准阈值,进一步控制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人身伤亡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颅脑损伤后昏迷与社会和生活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李春晓 张运阁 管国富 刘伟丽 陈溪萍 陶陆阳
    2013(5): 37-39. 
    摘要 ( )  
    摘要:目的 研究颅脑损伤后格拉斯哥昏迷(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及昏迷时间与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值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值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所及苏州大学司法鉴定所颅脑外伤被鉴定人269例,详细记录损伤部位、损伤程度、昏迷时间、GCS评分,是否手术治疗,是否多发伤;同时分别应用SDSS量表及ADL量表对被鉴定人进行测验,统计其相关性。结果: GCS评分与颅脑损伤6个月后SDSS值低度相关,与ADL值中度相关;昏迷时间与颅脑损伤6个月后SDSS值低度相关,与ADL高度相关。结论:颅脑损伤后GCS评分及昏迷时间与ADL具有相关性,对法医司法鉴定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击证人心理面孔重建与认知脑电位检测法探析
    王龙 刘洪广 张磊
    2013(5): 40-44. 
    摘要 ( )  
    提取目击证人对犯罪嫌疑人的面孔记忆是一项困难的工作,由于证人在识记面孔时有多种影响因素,在提取和再认记忆时又会有各种认知因素的影响,导致面孔心理重建的失真。因此,从认知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的角度入手,分析影响心理重建的因素,并用最佳的手段提取记忆,可以使面孔重建的可靠性最大化。认知相关电位在记忆检测领域的日臻完善,使目击证人的再认正确与否有了可靠的参照,从记忆反应的脑电图形分析,可以有效判断证人对列队辨认中的面孔是否存有记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限制性体位窒息的法医学鉴定
    侯碧海
    2013(5): 45-47. 
    摘要 ( )  
    【摘要】:限制性体位窒息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窒息,其死亡机理、过程复杂,体表损伤轻微,尸体表现缺乏特异性,鉴定难度大,目前还没有一个客观、准确、公认的鉴定标准,本文通过总结有关体位性窒息的研究成果,结合窒息死亡的组织病理改变和鉴定实践,提出限制性体位窒息的检验鉴定,在确定有长时间限定在某一影响呼吸的体位,且自己不能解脱;有明显的窒息尸体征象;排除损伤、疾病;常见毒物检测阴性;膈肌Fn免疫荧光检测阳性或透射电镜检查证明有膈肌损伤的可以诊断。如果合并有损伤或疾病,还应该有肺SP-A检查阳性或HIF1-α免疫组化染色核阳性表达。某些特定部位的损伤检查有助于分析体位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DNA条行码技术用于一起交通命案的调查
    雷湘华 高必达 周倩
    2013(5): 48-50. 
    摘要 ( )  
    目的 以rDNA-ITS序列片段为植物DNA条形码对涉及一例交通命案的植物检材进行种属鉴定,判断三轮车左侧车体上提取的树皮样物质与农用车所运的树木是否为同一树种。方法 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植物DNA,先将DNA纯化,再进行rDNA-ITS的PCR扩增,然后对PCR产物切胶、回收,克隆、测序,测序结果进行BLAST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 三轮车上粘附的树皮来源于柑橘(Citrus sunki),农用车所运的树木为界山三角槭(Acer buergerianum),两者非同一种属。结论 用rDNA-ITS序列片段作为植物DNA条形码对植物种属进行鉴定,可获得可靠的鉴定意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和红外光谱法对红色油漆的比较分析
    孙其然
    2013(5): 51-54. 
    摘要 ( )  
    目的 应用红外光谱法(IR)和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Py-GC/MS)鉴别3种红色汽车油漆,通过二者的比较,考察裂Py-GC/MS法在微量物证油漆鉴定中的适用性。方法 取适量固体样品直接检测。IR检测条件:红外显微镜,透射模式,光阑尺寸100μm×100μm,检测范围为4000-675cm-1。Py-GC/MS检测条件:裂解温度:550 °C,裂解时间:0.20min。HP-5MS 色谱柱,分流比80:1;升温程序:起始温度为40 °C,保持1 min,然后以8 °C/min升至300 °C, 保持1 min。质谱采用EI源,扫描范围:29~350 amu。结果 三种红色汽车油漆的红外光谱、裂解图谱均能相互区分。通过裂解产物,能获得更多油漆主要成膜物质的成分信息。结论 在样品量许可的条件下,应在红外光谱的检测基础上,进一步使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方法来对汽车油漆进行检测,通过互相验证,获得更准确、可靠的油漆鉴定结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印文墨迹分布特征及材料特性在盖印时间鉴定中的应用
    孙维龙
    2013(5): 55-58. 
    摘要 ( )  
    在许多案件的审理中,文件的形成时间往往是当事各方争议的焦点,特别是文件上印章印文的盖印时间更是最为常见的提请鉴定的问题。本文根据鉴定实践和实验研究,对印文墨迹分布特征及材料特性在印章印文盖印时间鉴定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并通过实际案例予以说明。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真空镀膜中膜系选择对潜手印显现的影响
    慕玉玲 李孝君 常柏年
    2013(5): 59-63. 
    摘要 ( )  
    目的 探究在真空镀膜中不同镀膜材料能否显现出潜手印并比较不同镀膜金属显现手印的效果。方法 使用不同的镀膜金属显现多种类型客体表面的潜手印。结果 存在可替换镀膜金属。结论 可替换镀膜金属对潜手印显现的效果良好,纹线清晰连贯,和背景反差大,并对特定客体上的手印显现极具优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有限元法在分析制动盘损坏原因中的应用
    潘少猷 冯浩 张志勇 陈建国
    2013(5): 64-67. 
    摘要 ( )  
    目的 介绍有限元法在一起制动盘损坏原因鉴定中的实际应用,为同类型鉴定提供一种方法。方法 在有限元软件中,对事故车辆损坏的制动盘进行建模。并依照实际情况设定两种边界条件,分别仿真计算出应力分布图。将应力分布图与制动盘的破损部位进行对比分析,以便确定制动盘的损坏原因。结果 仿真计算得到两种不同的应力分布情况,其中一种与制动盘在事故中损坏的状况基本一致。由此确定,制动盘是在车体侧向碰撞固定物时损坏的。 结论 有限元法对交通事故鉴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车速鉴定的单车事故取证技术
    邵祖峰
    2013(5): 68-72. 
    摘要 ( )  
    车速鉴定正成为道路交通事故司法鉴定的重要项目。单车事故由于其特殊性,其相关尚没有引起注意。单车事故主要类型包括碰撞护栏、侧翻与坠崖等。单车碰撞事故车速鉴定原理主要是基于能量守恒定律。在分析三类事故常用鉴定计算公式基础上,对其取证要点进行了探究,包括护栏变形、车辆变形、圆周运动半径、坠车飞行距离等测量。并指出其他事故现场痕迹物证要素的测量对于车速鉴定可以起到辅助佐证的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设工程
    钢结构工程司法鉴定技术
    刘育民 左勇志 孙迪 马月坤 刘云龙
    2013(5): 73-75. 
    摘要 ( )  
    近年来,钢结构工程司法鉴定案件数量逐年递增,但目前国家尚无专门针对钢结构的司法鉴定技术标准。文章结合部分钢结构司法鉴定案例,对钢结构司法鉴定与一般检测鉴定的区别、钢结构司法鉴定现场检测技术、钢结构司法鉴定方法与现存问题进行了分析,对钢结构司法鉴定现场检测及质量评定方法进行总结。文章提出了钢结构司法鉴定现场取样原则及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列举了实践中常见的几类钢结构司法鉴定所依据的标准及鉴定方法,可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筑工程司法鉴定问题的讨论
    唐为明
    2013(5): 76-80. 
    摘要 ( )  
    随着人们法制观念的加强和法制建设步伐的加快,对建筑工程的司法鉴定要求越来越强烈,然而建筑工程司法鉴定是一项新型的鉴定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整个行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根据司法鉴定行业相关规定,结合本人对建筑工程司法鉴定经验和建筑工程司法鉴定的特点,对建筑工程司法鉴定中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鉴定论坛
    重新鉴定现状调查及思考
    袁勇明
    2013(5): 81-85. 
    摘要 ( )  
    重新鉴定是检验和纠正鉴定意见的有效途径,在维护当事人权益、维护司法公正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诸多原因,现阶段重新鉴定并没有发挥好应有的功能。本文在调查重复鉴定现状并分析增多原因的基础上,侧重对重新鉴定的完善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技术证据审核的困境与出路
    李麒 王燕芳
    2013(5): 86-89. 
    摘要 ( )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实施后,人民法院原设的司法鉴定机构被撤销,司法鉴定走向了社会。司法鉴定社会化后出现了大量重复鉴定、虚假鉴定甚至错误鉴定的现象,由于缺乏了法院内部的专门知识人来解决专门问题,面对多份鉴定意见法官无法进行科学认知,陷入证据采信困境。为了确保技术证据的有效审查判断,最高人民法院合理配置现行司法资源,赋予了法院内部原有的司法技术人员技术证据审核职能。然而法理根据与法律规范的缺失使得技术证据审核制度在规范与实践层面均面临诸多困境。本文通过对技术证据审核的产生背景、审核行为的对象与内容、主体与权能、功能与目的的解读,阐明其行为的审理性质,以期解决这一制度面临的理论困境与实践难题,更好的发挥其诉讼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媒体时代冤假错案的遏制路径与鉴定保障
    王平荣 卜泳生
    2013(5): 90-93. 
    摘要 ( )  
    程序公正的司法价值和社会意义是借助法定的一切有利于实体公正效果的社会力量,确保遏制冤假错案的发生。在新媒体、自媒体时代,司法程序从顶层设计到网格管理,始终都要为防范审判盲点而努力完善。要通过政法微博、庭审直播、社会化的第三方评价、专家证人鉴定人参与等多元形式,加强与群众的信息、理念和社会治理思想的沟通,更加有效地做好群众工作,更好地教育群众,更多地争取群众,群策群力,共同维护司法权威和政府公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疗损害司法鉴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朱广友
    2013(5): 94-97. 
    摘要 ( )  
    本文对我国目前医疗损害司法鉴定“二元化”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并从合法性、公正性和科学性方面初步探讨构建医疗损害司法鉴定“一元化”鉴定模式的必要性,进而提出建立“一元化”的鉴定主体、鉴定方法和鉴定制度的可能性,确保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行刑事司法鉴定制度的弊端及改革思路
    张珩
    2013(5): 98-100. 
    摘要 ( )  
    当前刑事司法鉴定制度不仅有管理和程序上的缺陷,也有鉴定证据制度的缺陷,同时其“职权性”色彩过于浓厚,这不仅导致了司法鉴定的混乱,影响了鉴定结论的科学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司法裁判的公正性。修改后的刑诉法虽然在立法观念上有了较大的转变,但是没有能够完全解决司法实践中所暴露的弊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司法鉴定助理性质、定位与职业标准之探讨
    刘建时
    2013(5): 101-103. 
    摘要 ( )  
    司法鉴定助理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是司法鉴定改革的必然产物,但司法鉴定助理的培养和确定,离不开对其性质、定位与职业标准的明确,本文试着在这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这一制度的发展有所催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浅谈司法鉴定文书的公信力
    李慿 徐长苗 金利刚 黄光照
    2013(5): 104-105. 
    摘要 ( )  
    司法鉴定是整个司法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诉讼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司法鉴定文书中的鉴定意见,为司法活动中一种特殊的证据形式表现,在庭审过程中作为诉讼证据之一,其公正性、科学性、合法性,都将接受质证。而司法鉴定文书作为司法鉴定意见的载体,在法庭庭审中的公信力将得到最直观、最全面的体现,成为司法公信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将司法鉴定意见公信力的影响因素分为“文本因素”和“非为本因素”两个方面,对司法鉴定文书公信力问题进行探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试论机动车司法鉴定标准体系构建
    李山桥 曾红彬
    2013(5): 106-108. 
    摘要 ( )  
    摘要:通过对机动车司法鉴定标准体系模型构建实践,探讨未来司法鉴定标准体系(母体系)与专业标准体系(子体系)接口方式,推荐机动车司法鉴定标准体系框架,介绍试行情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化视角下软实力提升路径与策略 ——司鉴所文化建设模式探究
    王洁 沈敏
    2013(5): 109-113. 
    摘要 ( )  
    随着社会改革与经济发展逐渐步入深水区,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软实力对于机构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甚至有学者提出,文化也是一种资本,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资本的支撑性要素的观点。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软实力,它是机构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机构长久存在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要素。文章通过对软实力与文化模式的比较分析,提出了通过系统性文化建设提升机构软实力的实践观点,并以司鉴所文化模式为例,提炼出由核心价值观、理念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共同建构的机构文化体系,并以此提升机构软实力的有效路径与策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古代法医语言的现代借鉴价值
    黄瑞亭
    2013(5): 114-118. 
    摘要 ( )  
    我国古代法医语言[1][2]在一定程度上是法医文化的活化石。从中给我们传达了古代法医检验思想、检验制度、断案量刑、洗刷冤屈等大量信息。古代法医语言是研究我国法医学的宝库。因此,探讨我国古代法医语言,对研究法医学起源、检验技术、检验制度及对中国司法鉴定文化的构建,从而推进现代司法鉴定事业的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案例与诉讼
    VVI心脏起搏器植入后阵发性心房纤颤医疗纠纷司法鉴定1例
    王宝泉 田甜 徐秀兰 胡春
    2013(5): 119-121. 
    摘要 ( )  
    【摘要】:目的:分析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引发的医疗纠纷逐年增多的原因,为更好的规范医疗市场以及缓解医疗纠纷大环境提供有效借鉴。方法:通过VVI心脏起搏器植入后阵发性心房纤颤医疗纠纷司法鉴定1例来探讨由于心脏起搏器植入引发的医患纠纷案件中常见的纠纷要点。结果:案例中医院根据李某某入院时心动过缓的情况予以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并予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处理,但是医院对患者的病情复杂程度没有一定的预见及相应的处理措施,医院在原计划安装双腔起搏器的情况下,由于术中发现先天静脉畸形,临时改装心室单腔起搏器。鉴定过程本所核查发现该医院及手术者不具备从事心脏介入的资质。虽然医院所行的心脏单腔起搏器植入是对症“保命”性处理是合理的,但是之后李某某在植入VVI型心脏起搏器出现了心脏起搏器囊袋感染和心脏起搏器取出后出现心房纤颤等症状。有研究报道证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在安装单腔起搏器后更易出现各种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因此被鉴定人李某某的慢性心律失常转化为快速心律失常病情变化与该院的手术存在一定关联。结论:1.基层临床医生在不具备诊疗技术资质的情况下冒然收住相关病患并予以手术,对病情复杂程度没有预见,出现问题后没有丰富的临床技术给予有效处理,这是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引发的医疗纠纷逐年增多的原因之一。为此,各级医院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的准入制度,不可收治能力之外的病患。近年来,心脏起搏领域出现了诸多新发现、新理念和新技术,即便是具备从事心脏介入的资质的医院也需要建立专门从事该项工作的技术队伍,包括训练有素的心血管专科医生,技术员和护士,加强学习和继续教育。2.除预防死亡外,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起搏器治疗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心脏疾患临床表现变化复杂多端,诊疗技术上不能只是对症处理,要采用有效长久的治疗措施。若患者的心脏结构异常,则使起搏器置入手术复杂化,术前应该通过X线和物理检查尽最大可能的发现心脏及血管畸形,以及手术医师要具备术中应对疑难病例的操作技术,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为患者解决问题。3.及时全面随访,对患者起搏器置入后的情况进行有效评估,与患方细致有效沟通,避免由于患者自身病情变化引发本可以避免的医患纠纷。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hauffeur骨折成伤机制法医学鉴定1例
    杜宇
    2013(5): 122-123.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合利用痕迹和地面条件分析交通事故成因一例
    白艳平
    2013(5): 124-125. 
    摘要 ( )  
    交通事故成因分析应综合痕迹、物证及现场环境等因素,不可孤立分析。本文以一起交通事故为例,具体说明了环境对于分析事故成因的重要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